为加强皖江文化研究,浓郁学术氛围,提升博物馆开放服务质量,12月30日上午,安庆博物馆举办第四期“皖江文化沙龙”,特别邀请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孙永玉,书法家、邓石如后人邓晓峰作为主讲嘉宾。王红星馆长和两位老师就“邓石如书法的历史贡献和历史地位”与全馆职工进行交流和探讨,活动由杨晓俏副馆长主持。
现场,孙永玉老师首先从历史文人对邓石如的高度评价切入,围绕篆书成就、篆刻成就、书法理论三个方面讲述了邓石如大师一生的伟大贡献。他强调,正是邓石如这种敢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促使他打破了汉印中隶化篆刻的传统程式,首创在篆刻中采用小篆和碑额的文字,在篆刻上形成了自己刚健婀娜的风格,有自己独特的一套理论;也正是这种敢于改革的创新精神促使他创造性地将隶书笔法糅合于秦汉文字,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篆书风格,引领了清代篆书的发展。邓晓峰老师则以邓石如后人的角度分享了邓石如的趣闻轶事,展现了邓石如大师生活中鲜为人知的一面。
两位老师还挥毫泼墨,现场展示了书法艺术。
王红星馆长在介绍展览时表示,此展是时隔十多年后邓石如书法作品再次回到故乡安庆展出,让观众尤其是安庆群众能够近距离饱览这位安庆之子的精品佳作,领略碑学巨擘的风采。安庆博物馆通过创新传播手段,放大了此次展览的影响力,赢得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天天直播》《安庆新闻联播》《掌上安庆》等主流媒体密集报道,在安庆掀起一股“邓石如热”。
他强调,一个博物馆成功的密钥就是“活”,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他要求,安庆博物馆作为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主阵地,一是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始终坚持以观众为中心,持续丰富馆藏,创新文物资源活化利用方式,提升办馆水平,将文物资源和博物馆的优势与观众的需求、时代的需求结合起来,用文物讲好安庆故事、中国故事。二是要整合社会力量,深入推进皖江文化研究,不断寻找安庆文化力量,挖掘安庆文化的时代价值。三是要统筹打造推出更多的精品原创性展览,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实现从文物展到文化展的升华、学术性与普及性的统一,让广大观众充分领略皖江文化的深度、广度和高度,触摸历史脉搏、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