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关于召开安徽省少数民族文物图谱编撰出版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通知》文件要求,为进一步研究决定安徽省少数民族文物的具体标准和范畴,明确编选范围,保证《中国少数民族图谱·安徽省卷》的编纂工作作顺利推进。2021年8月20日上午,全省文博系统召开了安徽省少数民族文物图谱编撰出版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我馆副馆长叶子瑜、保管部主任王欣、保管部何凡参加了会议。
会议上,各地市馆负责同志汇报本地区的少数民族文物的情况,叶馆长汇报了安庆区域的情况。经初步遴选,我市上报具有少数民族风格文物共6件。可移动文物共3件,其中:安庆博物馆2件少数民族文物(宋铜鼓和明带座鎏金藏佛像),潜山市博物馆1件(清双身铜佛像),均为三级文物。铜鼓为麻江型铜鼓,是西南少数民族特有的礼乐器,佛像则是藏传佛教的实物证明;不可移动文物共3处,分别是安庆市南关清真寺、探花第(安庆市回族历史文化陈列馆)和三益清真寺,均回族相关文物。反映了安庆地区的回民聚居传统和民族间融合,形成了一个休戚与共命运共同体,共同书写地区历史。各个少数民族创造出灿烂的文化与文明,成为整个中华文明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听取各地市的汇报之后,安徽博物院副院长徐大珍对各地市的具体情况做了针对性指导,进一步阐述了少数民族文物的范畴和具体标准。最后,安徽省文旅厅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处长邵海卫做了总结发言,希望全体文博同仁在积极应对新冠疫情同时,克服人手少、任务重、标准高的困难,认真对待这次工作,共同完成这项重大民族文化工程。
会后,我馆迅速落实会议精神,建立工作联络群,进一步挖掘我馆和各县(市)民族文物资源,确保能够与各县(市)的同仁们一起共同高质高效完成此次图谱编纂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