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下午,安庆博物馆举办第五期“皖江文博大讲坛”,特邀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叶润清作题为《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安徽考古探索》专题讲座。安庆博物馆馆长王红星主持讲座,安庆市文化和旅游局四级调研员许进涛、安庆师范大学、安庆职业技术学院一百多名师生,以及安庆博物馆全馆职工、桐城市博物馆专业人员现场聆听了讲座。安庆博物馆微博、抖音官方平台进行了线上同步直播。
叶润清所长长期从事安徽长江流域先秦时期考古研究,为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夏商周)”课题组组长(并列),“夏文化研究”课题组副组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凌家滩遗址及所在裕溪河流域考古报告”子课题负责人。曾获国家田野考古奖、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省级科技成果各1项。出版、副主编考古报告各1部,《中国出土彩陶全集》安徽编委会主编,发表论文、考古简报30多篇。
叶润清所长通过详实的考古案例,讲述了旧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安徽境内长江流域、淮河流域、新安江流域的一系列重要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及其在我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和五千多年文明史发展进程和考古研究中的重要实证作用。尤其是重点讲述了安庆地区以黄鳝嘴文化、薛家岗文化、张四墩文化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发现及重要历史价值。 王红星馆长在讲座总结中指出,安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产灿若星辰,作为安徽之源的安庆,承载的文化内容丰富,底蕴深厚,异彩纷呈。博物馆是传承、传播优秀历史文化的社会教育机构,全馆干部职工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考古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研究思考安庆地区的历史文化对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实证作用,传播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涵养人们的民族文化自信,地域文化自信,展现博物馆的力量。
供稿:学术研究部
编辑:开放管理(社教)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