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条 为鼓励捐赠,规范捐赠和受赠行为,保护捐赠人、受赠人和受益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安庆博物馆事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博物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境内外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下统称捐赠人)可以向安庆博物馆捐赠财产(包括资金、实物、技术、劳务以及其他财产,下同),捐赠的财产应当是捐赠人有权处分的合法财产。安庆博物馆为受赠人,负责捐赠财产的接收、使用和管理工作。
第三条 安庆博物馆接受社会捐赠应遵守以下原则:
1.捐赠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等有关规定,不得违背社会公德,不得危害公共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
2.捐赠自愿,且捐赠财产需满足博物馆收藏标准或博物馆工作需要;
3.捐赠人应对拟捐赠财产具有无争议的所有权及处置权;
4.捐赠人可以向安庆博物馆无条件或者附条件地捐赠财产。其中,附条件捐赠财产的,附条件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安庆博物馆将结合实际,依法与捐赠人协商约定条件;
5.安庆博物馆受赠的财产属于国有财产,受国家法律保护,用于安庆博物馆收藏、展示、教育及事业运行发展等方面,任何个人不得侵占、挪用。
第四条 安庆博物馆接受社会捐赠应执行以下程序:
1.捐赠人向安庆博物馆提出捐赠意愿;
2.捐赠财产需要鉴定或评估价值的,由安庆博物馆委托相关领域专家或第三方鉴定评估机构,对捐赠财产进行鉴定、评估;
3.安庆博物馆与捐赠人协商有关捐赠具体事宜,签订捐赠协议,明确捐赠品的种类、质量、数量,明确捐赠财产交付的期限和方式等问题,明确捐赠财产产权转移等事项;
4.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捐赠人相关要求,安庆博物馆可以为捐赠人办理有关法律公证等手续;
5. 对受赠财产,安庆博物馆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捐赠人出具合法、有效的收据或者凭证,并将受赠财产登记造册,妥善保管;
6.对捐赠人和有关人员进行表彰或示谢。对捐赠人进行公开表彰或示谢,应当事先征求捐赠人意见。
第五条 接受捐赠后,安庆博物馆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受赠财产的使用管理制度,并按照协议约定的用途使用受赠财产,不得擅自改变其用途。如确需改变用途的,需征得捐赠人书面同意。
第六条 公司和其他企业捐赠安庆博物馆财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有关规定,可享受企业所得税方面的优惠政策。
第七条 自然人和个体工商户捐赠安庆博物馆财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有关规定,可享受个人所得税方面的优惠政策。
第八条 境外向安庆博物馆捐赠财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有关规定,可享受减征或者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的增值税。
第九条 因展览空间限制,为保证人民群众公共资源充分合理利用,保持安庆博物馆原主题展览的独立性与完整性,除市委市政府批准外,原则上不以名人冠名新增永久性展馆、展厅。捐赠人捐赠文物数量较大、质量较高、能独立举办专题展览的,安庆博物馆将根据实际情况,以捐赠人冠名的专题展览不定期展出。
第十条 按捐赠财产价值大小,可由博物馆给予捐赠人不同形式的荣誉和待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
1.有关领导出席捐赠仪式;
2.经捐赠人同意后,捐赠情况在博物馆网站、公众号、微博等新闻媒介报道;
3.回赠一定数量的礼品、纪念品;
4.颁发捐赠证书;
5.捐赠人捐赠的财产,在博物馆展区内展出时,经双方协商,博物馆可以在展示的标识中,明确标注捐赠者姓名;
6.为弘扬社会捐赠行为,在博物馆网站辟建“感恩捐赠”“永恒铭记”栏目,以感恩社会人士捐赠义举;
7.经双方商定,对重大文物捐赠出版图册;
8.双方商定的其他回报。
第十一条 捐赠人有权向安庆博物馆查询捐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于捐赠人的查询,安庆博物馆应当如实答复。捐赠人对于捐赠的文物有拍照等要求者,博物馆应依法、依规予以配合。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试行,由安庆博物馆负责解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