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在安庆市宜秀区罗岭镇凤溪社区江岭组施工工地,施工队挖到了疑似古代墓葬一处,该项目负责人第一时间报警并将情况报告市文物部门,随后,安庆博物馆工作人员接到消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勘查。该墓葬施工过程中被挖掘出了一角,裸露部分是有青砖围起,露出朱红色棺盖少许,墓葬离路面约150米,位于两块农田交界处。
为保护和抢救文物,受市文物局委托,在宜秀区文旅局、罗岭镇镇政府、镇派出所及江岭村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安庆博物馆考古工作人员配合省考古所皖西南工作站工作人员,对该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对地面进行土层清理发掘后,露出完整的墓坑,经测量该墓坑长约3米,深约1.5米,坐东朝西,为长方形砖室墓,棺椁上方有三块石板覆盖,其中一块已在施工队施工过程中被挖出,另外两块石板覆盖在棺椁上,其中一块石板一边呈倾斜状叠压在另一块石板上方在左侧形成小洞,露出朱砂色棺木外层,墓里使用大量石灰、木炭等以加固墓室、防护棺椁。
经过细致的清理与发掘,该棺椁内已无陪葬品留存,仅剩墓主人骸骨少许,随后,考古人员在墓前方发现嵌在青石砖壁上的墓志一块,挖掘出后经大致辨认,确定该墓葬时间为元代至正十年所葬,墓主人为安庆路桐城县人。历史记载,元朝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期间,安庆府改为安庆路(注:路,宋元时一种地方行政单位)。工作人员将墓志收好并带回工作站进行清理并妥善保存,以便于接下来的进一步研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