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近年来,安庆博物馆(安徽中国黄梅戏博物馆、安庆市革命文物陈列馆)充分发挥藏品、展览、研究、社教等方面资源优势,为广大青年学子走出校园开展社会实践,参与志愿服务和提升综合能力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刚刚过去的这个暑假,安庆博物馆共接待来自东南大学、兰州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安徽大学、三峡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安庆师范大学、北京物资学院、皖南医学院、宿州学院、巢湖学院、滁州学院、黄山学院、池州学院、安庆职业技术学院等几十所高校千余名学子来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工作。
“青年人要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暑假里,一批又一批大学生来到安庆博物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安徽师范大学“匡庐秀土,熠耀华章”调研团队、三峡大学医学院“医路溯源”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安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艺’心向党,‘术’兴乡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安徽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池州学院“宣讲革命故事,赓续红色基因”实践团、皖南医学院“重走红色足迹”社会实践团队等团队纷纷到访,安庆博物馆抽调专业人员结合不同团队的不同主题,帮助大学生把文化调研和深化大学生思政教育、党史教育和专业学习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发挥博物馆文化育人职能,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除了支持文化调研,安庆博物馆还为这些来自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提供了岗位实践和志愿服务的机会。他们有的在展厅以志愿者的身份维护场馆运营;有的在文创商店以销售员的身份服务前来的顾客;也有的在博物馆的展陈、社教、学术研究等部门实习。从展览讲解到场馆运维、从社教活动到宣传策划,大学生的朝气与创新也赋予了博物馆更多元的文化内涵。
来自武汉传媒学院的余安琪和合肥师范学院李乐延是通过团市委和市人社局统一组织的2022年大学生“返家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推荐来到安庆博物馆开放管理(社教)部实习。在她们看来,从学校到博物馆,是她们踏入社会的第一步,实习的过程让课堂中的知识变得具象,更开拓了象牙塔以外的道路和视野。她们从基础工作做起,跟着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一起参与社教活动的策划和组织、拍摄自媒体短视频、制作课件等。“安博伯课堂”“红领巾讲解营训练营”等社教活动中,都能看到她们忙碌的身影。忙碌中的汗水与欢笑成为了这个夏天她们给安庆博物馆留下的纪念。余安琪说:“社会实践除了升华课本知识,也突破了认知局限,为广大学子学习和职业生涯铺垫了一块坚实的台阶。”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盛夏,来自五湖四海的莘莘学子们在安庆博物馆发光发热,他们在实践中激发出解决真问题、创造真成果的动力,在不负人民的实践中彰显家国情怀,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接下来,安庆博物馆也将持续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加强馆校合作,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作用,为青年学子的社会实践提供广阔的平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