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新闻动态

第一批“阴沉木”安全运抵市博物馆

发布时间: 2010-6-16 3:43:41 浏览量: 1276

      5月下旬,安庆袁柏村发现一批古木,经我馆考证是一批“阴沉木”,共计14株,为居住在袁柏村的孙扣先生委托沿江村渔民在安庆上游所辖的官洲长江水域运至袁柏村的。我馆在市公安部门、市国土资源局、新闻媒体和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制定了临时性保护措施,并上报至各级主管部门,将“阴沉木”保护下来。

      6月10日下午,又有市民举报沙漠洲码头贩运“阴沉木”。我馆奉上级的电话通知后,立即派人员赴现场。渔船闻讯而逃,情况危急。在市公安局、电视台、水上分局、长江公安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水上公安紧急出动一艘快艇,在江面拦截住运载“阴沉木”的一条渔船。这批“阴沉木”共计8棵,树干粗壮、根部硕大,最大的一棵长达18米,根径5米,重5.3吨。

      6月13日下午,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在其他相关部门人员及“安庆博物馆之友”成员的协助下,经过几个小时的吊装、运输,于当晚10点10分,将这批总重达19吨的10棵“阴沉木”安全运抵市博物馆。另一批14棵留在袁柏村的“阴沉木”也将择日运回。

      阴沉木是一种极其珍贵的自然瑰宝,有“植物化石”之称。1974年,渔业社曾于官洲长江水域打捞出300余株古木,约100立方米。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碳14测定,时代为距今约4800年(+100)。树种有榆树、柳树、杉树、枣树等,树龄平均1300年左右。在打捞的同时,还发现了远古脊椎动物古象的下颚骨化石,重约30公斤,现藏于市博物馆。

      这批“阴沉木”是研究安庆远古时期的气候、自然环境、地质、植物物种等变迁的重要实物资料,其生成年代与我市的薛家岗文化年代相当,也为研究薛家岗遗址新石器时代人类生存环境、气候、物种等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目前,市国土资源局和市博物馆,拟借鉴成都金沙古人类遗址的经验,将阴沉木在安庆博物馆新馆址竖立成林,恢复远古生态景观,展示安庆五千年前的自然环境。

                             吴曦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