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庆市博物馆考古工作人员在热心市民的帮助下,在大观亭小学发现一块民国二年(1912)碑刻。此碑刻长约4米,宽约40公分,厚约40公分。汉白玉材质,断裂成三块。据大观亭小学校长介绍,该石刻发现于学校的东边墙体中,出土时由于机械挖掘搬运而断裂,甚是可惜。
石碑上刻有隶书“北伐将才雄,听军前战鼓鼕鼕,头掷身歼,热血溅销胡羯运”,落款楷书“民国二年仲春”。1905年8月20日成立的中国同盟会曾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纲领,此处“北伐”应指革命烈士为推翻满清政府而发动的革命斗争。
碑刻发现区域为大观亭旧址。大观亭亦称大观楼或大观台,建于明世宗嘉靖元年(公元1522),清咸丰年间,兵燹亭毁,同治年重建,抗日战争时被毁。亭内原有元末郡守余阙及夫人的墓葬。辛亥革命胜利后,民国政府曾在大观亭区域内建有皖江九烈士墓、徐锡麟纪念楼、马炮营起义纪念亭等辛亥革命纪念建筑。此碑应是民国政府为纪念辛亥革命烈士所竖立的纪念碑。
宋庆新 吴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